硅料產能過剩及降價的預言,終于在2023年成為現實。
1月11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會硅業(yè)分會(下稱“硅業(yè)分會”)發(fā)布最新數據顯示:單晶致密料最低價格降至12.3萬元/噸,成交均價15.92萬元/噸,跌幅9.65%。
相比于2個月前30萬元/噸的價格,跌幅最高已近6成,硅料降價的速度令市場錯愕。
“硅料的跌幅沒有超出預期,但短時間內跌到這個價格確實是有些出乎意料的。”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祁海珅對財經網表示,后續(xù)價格很可能跌破10萬元/噸。
硅料跌倒,下游吃飽。隨著原材料價格一路俯沖,硅片、電池片、組件也紛紛降價。
在中國電建26GW組件集中采購的招標中,P型組件驚現1.48元/W的“地板價”。東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jiān)莊英宏更是在朋友圈暗自肯定分析師對公司“組件成本1.2元/W-1.3元/W”的猜測,意味著光伏組價還有不少降價空間。下游電站和一體化組件廠商一夜之間成為“大贏家”。
綜合業(yè)內人士觀點來看,隨著產能的相繼釋放,硅料價格的跌勢短期內還將持續(xù),甚至有望跌至6萬元/噸的成本價,屆時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利潤格局也將隨之重塑。
硅料跌倒
2020年,當下游企業(yè)還在因光伏玻璃價格的翻倍式增長而叫苦不迭時,卻沒料想到后續(xù)2年將被另一個環(huán)節(jié)掣肘。
受硅片企業(yè)大幅擴產、產能錯配等因素影響,硅料價格自2021年起進入“跳漲”模式,從年初每噸不過8萬元漲至11月的27.2萬元,期間還出現囤貨待沽、哄抬物價現象,甚至引發(fā)上下游企業(yè)之間的“口水戰(zhàn)”。
2021年末,硅料價格曾小幅下探,加上隆基、中環(huán)兩大硅片龍頭相繼下調報價,業(yè)內關于硅料價格見頂的預判不絕于耳。去年年初,中信建投曾預測,2022年硅料全年價格中樞為18-20萬元/噸,四季度含稅均價滑落至17萬元/噸。
但后續(xù)被各方數次預言的硅料降價卻遲遲未出現,甚至在去年7月突破31萬元/噸,和十年前的價格相當。經彭博新能源財經資深光伏分析師江亞俐測算,當硅料價格處于30萬元/噸的水平,硅料成本占組件成本比例從原來的20%已經提升到了40%左右。
與此同時,硅片及一體化組件企業(yè)與硅料廠商簽署的長單金額也屢破上限。2022年10月,大全能源曾披露,與某客戶簽署43.2萬噸硅料銷售框架合同,按照當時的硅料價格測算,預估金額達1308.96億元。彼時,大全能源的市值約1109億元。
但二級市場已經更敏銳的感受到變化。
以大全能源為例,2022年7月,公司股價與硅料價格一同攀至年內高峰,最高為77.19元/股,后續(xù)進入下跌通道,滑落至46.73元/股。同年10月,該公司簽署千億硅料長單后,股價出現了一小波上漲。進入11月卻重回震蕩下滑的走勢。
之所以出現上述改變,或與硅料價格的走勢息息相關。2022年10月末,TCL中環(huán)年內首次下調硅片價格,被外界解讀成硅料價格將迎來拐點的信號。
而在“硅片雙雄”相繼降價后,硅料價格跌破30萬元/噸。有自媒體當時號稱,市場上250元/千克的多晶硅致密料基本無人問津,買方都在持幣觀望。
隨后在“買漲不買跌”的觀望情緒下,硅料價格走勢從最初的松動,變成一路“跳水”,降價速度遠超業(yè)內預期。
在2022年11月初的一份調研紀要中,業(yè)內專家預計硅料轉折點在2023年1月底和2月初,預計春節(jié)第一季度能跌到20萬元/噸,全年保守價位是15萬元/噸,悲觀一點降到10萬元/噸。
但現實中,1月4日,硅業(yè)分會恢復多晶硅周評時,硅料成交均價已降至17萬元/噸,較高位跌落逾42%。1月11日,硅料價格周環(huán)比再度跌近10%,均價降至15.92萬元/噸。
關于硅料“全面過剩”,企業(yè)“喪失議價權”的聲音也逐漸傳出。
據中金公司與硅業(yè)分會近期的一個內部交流會:硅料企業(yè)已經把倉庫設置在硅片龍頭企業(yè)拉晶廠內,庫存充足,用完才按最新一日一議“海鮮價”結算,又稱“代管料”或“寄售料”,硅料企業(yè)目前已經完全喪失議價權。
調研顯示,中環(huán)硅料實際拿貨成交價已經跌至上限120元/公斤區(qū)間,預估春節(jié)前后跌至80元/公斤左右。
供需之變
如上文所述,2022年初硅料噸價也曾從27萬元下探至23萬元,后續(xù)逐漸回升,但為何此次卻呈“雪崩”之勢。
一位光伏產業(yè)人士對財經網表示,2022年硅料價格暴漲主要系印度搶裝、歐洲能源價格上漲囤積組件等多重因素導致海外光伏裝機量劇增,國內夏季缺電,又限制了供給,硅料市場供應量相對緊缺。
可以看出,過往硅料供需的天平始終處于“供不應求”的一方。但進入2022年末,隨著各大硅料廠商新建產能相繼釋放,加上遇到春節(jié)前夕的裝機淡季,“供過于求”推動其價格大跌。
據硅業(yè)分會統(tǒng)計數據,2021年,國內硅料產能合計51.9萬噸,實際產量49.8萬噸。2022年全年國內產能總計總供應81萬噸,進口9萬噸,國內硅料總供應量90萬噸,對應2022年全球交流側近250GW裝機量。“自2022年四季度開始,當月硅料產出已經可以完全滿足當月下游需求,并逐月開始過剩加劇。”
從企業(yè)產能規(guī)劃來看,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22年末至2023年中旬,新投產硅料達100萬噸,除通威、新特、大全、東方希望等老牌硅料廠商陸續(xù)有10萬噸及以上硅料產能釋放外,電池片“老三”潤陽新能源、硅片“新貴”上機數控、寶豐能源等新選手也將有5萬噸產能投產。即在目前“供大于求”的基礎上,硅料產能還將翻近一倍。
在此邏輯下,若硅料出現嚴重過剩,硅料企業(yè)是否可以采取停產、減產的形式,支撐其價格水平?對此,祁海坤表示,硅料行業(yè)屬于大化工領域的范疇,一旦開工是不能輕易停工的,需要連續(xù)性作業(yè)和生產,即使下游需求不旺,它都要保持自己的連續(xù)性生產。
據其觀察,光伏行業(yè)很少會有做庫存的情況,下游市場也是按訂單生產,因此硅料跌到什么程度,目前還不好預測。但他同時指出,很可能這波殺價行情會到春節(jié)以后的三月底結束,即一季度末出現階段性平衡,隨著下游大型集中式地面電站裝機需求被激發(fā),會對硅料價格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同時也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價格逼近成本的過程就會有陸續(xù)停產,減少供應后價格迅速回彈。”據其預測,2023年4季度硅料或暫時觸底,跌至成本線,后續(xù)價格還將上漲。
據硅業(yè)分會1月11日發(fā)布周報,11月下旬以來,基本每周硅料簽單企業(yè)數量僅有2-4家,本周實際成交情況開始好轉,各企業(yè)陸續(xù)啟動簽單程序,本周有新訂單成交的企業(yè)數量增加至7家以上。
硅料價格降幅收窄主要因部分硅片企業(yè)開始上調開工率,硅料需求則隨之恢復性增長,但因市場供需關系并未扭轉,因此本周硅料價格仍處于下行階段。
行業(yè)洗牌
事實上,硅料產業(yè)歷史上曾發(fā)生過多輪“洗牌”。大浪淘沙后,形成通威股份、協鑫科技、大全能源、東方希望、新特能源五家企業(yè)約占全國90%左右的產能的格局。歷經兩年的漲價,老牌廠商已從中賺的“盆滿缽滿”。
譬如通威,2021-2022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分別為82.08億元、217.3億元,超過其2011-2020年十年凈利潤的總和。
但自2021年起,上機數控、青海麗豪、寶豐能源、南玻A等多家企業(yè)進軍硅料市場。若硅料價格掀起“價格戰(zhàn)”,行業(yè)洗牌不可避免。
那么,新玩家的成本控制能力如何?
據公開資料,通威2024-2026年光伏產能規(guī)劃實施進展及后續(xù)規(guī)劃顯示,若不考慮工業(yè)硅市場價格因素,公司多晶硅生產基地的生產成本或降至4萬元/噸以內。新特能源和新疆大全2022年硅料的單位成本在6萬元/噸左右,協鑫的顆粒硅因耗電量低等優(yōu)勢,單位生產成本約3.5萬元/噸。
財經網注意到,南玻A在其項目計劃書中預計,其5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33.89億元,年均凈利潤8.63億元。以此計算,南玻A對20個月后硅料平均售價預測為6.78萬/噸,平均成本為5.06萬元/噸。
而上機數控計劃投建的年產5萬噸的硅料項目,投資總額為47.19億元,預計正常達產后可形成年均銷售收入約34億元,年均稅后利潤月6.13億元,以此測算,平均售價約6.8萬元/噸,平均成本為5.58萬元/噸,略高于南玻A。
若硅料價格降至5萬元/噸以下,其硅料業(yè)務將面臨虧損。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投資者關心,硅料價格下滑,南玻A硅料投資計劃是否會受到影響。該公司回應稱,其青海省海西州新建年產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正按計劃推進。此前,該公司已與天合光能簽下7萬噸硅料的長單,采購期為2023年-2026年。
當然,也有特例。譬如,由背靠珠海國資的華發(fā)集團和IDG“操刀”設立的青海麗豪。據了解,IDG和華發(fā)集團還相繼投資硅片新秀高景太陽能、電池片產能第二的愛旭股份。此外,IDG還布局了鈣鈦礦電池廠商協鑫光電,戶用龍頭正泰安能,以及戶用逆變器“一哥”古瑞瓦特,一體化布局有望幫助青海麗豪平滑硅料降價帶來影響。
“目前來說,企業(yè)如何控制成本,如何有效的規(guī)避材料降價帶來的減值的風險尤為重要。”祁海坤說道。
中下游吃飽
過去兩年,不斷上探的硅料價格,帶動產業(yè)鏈全線漲價,成為影響下游裝機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硅料、硅片相繼降價,這一局勢已發(fā)生逆轉。
1月11日,一份朋友圈截圖在光伏圈廣泛流傳。據悉,中信建投電新首席分析師朱鑰在東方日升組件事業(yè)部全球市場總監(jiān)莊英宏的朋友圈評論中留言:“貴司組件成本是不是只有1.2-1.3了。”
莊英宏回復稱:“按照硅片報價5.1元/片,電池非硅0.14元/瓦,再加組件非硅成本0.6元/瓦,差不多是如您所說,這是電池+組件一體化。”
隔天,東方日升發(fā)布澄清公告強調,莊英宏發(fā)布的相關言論均系其個人行為,不代表公司立場。并強調對于組件成本的判斷,為其個人基于對光伏行業(yè)多年的經驗了解、判斷及持續(xù)跟蹤市場相關公開信息進行的回復。
雖然該行為涉嫌信披違規(guī),但也向外界釋放一個信號:在硅片5.1元/片的情況下,組件成本約1.2/W-1.3元/W。而據硅業(yè)分會1月12日最新數據,M10單晶硅片(182 mm /150μm)價格區(qū)間在3.6-3.9元/片;G12單晶硅片(210 mm/150μm)價格區(qū)間在4.8-5.1元/片,成交均價提升至4.94元/片。即按現在硅片成本測算,組件成本或低于1.2元/W。
另據行業(yè)媒體智匯光伏消息,組件成本確實已經逼近1.2元/W,賣1.3元/W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可以預見的是,在當前組件價格下,集中式光伏電站的收益率將大幅提升,刺激裝機需求回暖。
“硅料降價的最大受益者,長期來看可能是終端電站。”上海有色網光伏分析師史真?zhèn)フJ為,上游的價格逐漸走低,但輸電的價格沒有發(fā)生的變化,所以對于終端電站,它未來的利潤空間是長期且穩(wěn)定的擴大趨勢。
而在祁海坤看來,硅料降價會直接利好儲能。“因為之前好多項目無法開工,尤其是大型地面集中試電站項目,光伏組建的成本太高,而且儲能受到鋰電池成本的影響,價格偏高也無法配置,碳酸鋰價格的下跌和硅料價格的下跌都利于新型能能源系統(tǒng)的建設。”
此外,輔材環(huán)節(jié)也有望迎來“量價齊升”,其中最為矚目的即高純石英砂。
高純石英砂主要用于硅片拉晶環(huán)節(jié)所用的石英坩堝制造,硅片擴產帶動石英坩堝需求,但坩堝內層當前主要使用海外生產的進口石英砂,供應偏緊。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在海外擴產不及預期的情況下,2023 年內層砂的缺口或進一步放大,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2023 年大尺寸石英坩堝的生產品質。同時下游企業(yè)為了保證自身的成本及質量領先優(yōu)勢,大概率會增加對高品質石英砂的爭奪。
據硅業(yè)分會預測,由于進口高純砂與高成本坩堝雙重制約,全年低成本硅片產出量只能滿足300GW不到交流側裝機量需求,超出此低成本部分則需要摻雜更高比例的國產砂進行補充。
公開資料顯示,當前TCL中環(huán)已經鎖定海外企業(yè)大概35%的高純石英砂,預示市場其它十多家硅片廠將展開對剩余65%進口砂的爭奪,緊缺程度進一步加劇。
原標題:硅料跌倒,下游吃飽:光伏組件價格年后或跌破1.3元/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