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8000畝,光伏板60多萬塊,在德州市陵城區(qū),有一個亞洲單體最大的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運維工人過年也堅守在崗位上。
零下5度,仙人湖湖面結了一層薄冰,正在值班的劉博生接到異常情況通報,驅船駛向了湖心。
華能德州電廠新能源部運行班班長劉博生介紹說:“我們光伏電站自己的規(guī)定,二類故障處理的標準就是必須在2個小時之內處理完畢,一類障礙必須在8小時之內處理完畢,耽誤的每一分鐘都是電量!”
俯瞰整個“光伏湖”,環(huán)保型浮體方陣的物理尺寸已接近上限,這些光伏板身兼兩個功能:一邊發(fā)電、一邊減少水體蒸發(fā)。而且,相比地面式光伏,水的蒸發(fā)冷卻可以降低光伏組件的工作溫度,從而提高發(fā)電效率。
華能德州發(fā)電廠新能源部副主任吳沛森介紹說:“但是因為建設在水面上,它今后的生產運維相比于陸地上的光伏項目來說,要困難很多,一方面耗費的時間和體力更多,另一方面,還降低了一定的工作效率。”
降低的工作效率需要用加倍的工作時長來彌補,單是日常巡檢,就需要運維工人每天“水上漂”6小時以上。
華能德州電廠新能源部維護班班長李山說:“因為現(xiàn)在湖上有冰,船過不去,我們只能步行穿過這些方陣,有的線頭掉在水里,必須用手去撈,手見風就刺成血口子。“
更大的危險不止于此,一個光伏組串就是1000伏高壓,人在水面工作時,波浪涌動,既要防落水還要防觸電。這些工人大多在火電組工作了20年甚至30年,今年也迎來了職業(yè)生涯上的一次轉型。
華能德州發(fā)電廠新能源部丁莊升壓站站長劉衍民表示:”國家提出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綠色發(fā)展的比例。我們這些檢修人員、運維人員,都在適應新形勢的變化,都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操作水平。“
下午6點,日落西山,湖面的光伏板停止了一天的工作,控制室的面板上數(shù)據(jù)逐漸歸零,又有一組電力工人的夜值剛剛開始。他們也不知道這些電會送往哪里,但一定溫暖了很多家庭的春節(jié)歡聚。
原標題:山東德州陵城區(qū):“光伏湖”上的破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