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繼比亞迪之后,LG化學計劃成立獨立電池事業(yè)部,預計2020年7月完全剝離。
近日,據韓國商界消息稱,LG化學計劃推動公司負責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的電池事業(yè)本部從公司獨立。目前,LG化學已經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TF),負責將電池部門從公司剝離,其考慮在LG化學旗下成立子公司等方案,預計將于2020年7月完成剝離。
有LG高層相關人士說,“LG化學的主要業(yè)務石油化學和電池產業(yè)關系不大,將兩者分開獨立經營,有助于公司財務、組織文化的培育和發(fā)展,而且,部門本身已經具備自力更生的能力”。
電池部門是帶動LG化學業(yè)績增長的主要動力。
數據顯示,LG化學電池部門2019年三季度累計銷售額從去年的4.4421萬億韓元增加到5.8679萬億韓元,增加32.7%,占公司總銷售額的比例也從去年的21.2%上升到27.7%;而公司傳統(tǒng)主力產業(yè)——石油化學部門的同期銷售額則從12.3891萬億韓元下降到11.247萬億韓元,下降了近10%(下降9.2%),占總銷售額的比例也從59.5%下降到53.1%。
電池和家電是LG集團為數不多的全球領先產業(yè)。憑借早期布局帶來的技術、成本優(yōu)勢,LG化學綁定三大核心客戶。
LG化學最初與現代密切合作,2009年第一款動力電池不現代起亞共同研發(fā),2010年不現代摩比斯合資成立子公司,因此成為現代的穩(wěn)定供應商。
2010年,LG化學促成了第一臺雪佛蘭沃藍達(Volt)的上市,奠定了后續(xù)多年的 合作,2017年推出的Bolt純電動沿用LGC的電池。同時,雷諾因自產電池成本難以控制,2012年開始采用LG化學電池包。
LG化學還在12月6日投資2.7萬億韓元,與美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GM(通用)合作成立合資公司,以搶占快速增長的美國電動汽車電池市場。
除韓國之外,LG化學還在美國、中國、歐洲等全球三大電動汽車市場設立了生產基地。目前LG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主要有韓國吳倉、美國密西根、中國南京、波蘭。韓國吳倉工廠5gwh產能主要針對現代以及機動調配;中國南京工廠(2個)規(guī)劃35gwh左史主要針對中國市場;波蘭工廠追加投資,規(guī)劃產能提升至70gwh,主要針對歐洲市場,鎖定大眾、寶馬等;美國工廠2gwh針對通用、福特等美系車。
韓國的現代起亞汽車,美國的特斯拉、通用、福特、克萊斯勒汽車,歐洲的大眾、奧迪、戴姆勒、雷諾、沃爾沃、捷豹等汽車制造商都是其手上客戶。
談起獨立電池事業(yè)部,比亞迪的名字大概會馬上出現在行業(yè)內人士的腦海中。
2018年,比亞迪提出將分拆動力電池業(yè)務,并爭取于2022年實現動力電池業(yè)務上市。目前,比亞迪已拿下東風汽車等車企的訂單,并且,奧迪也確認在和比亞迪就動力電池采購進行洽談,但是具體的細節(jié)官方沒有公布。此外,奧迪可能還將入股比亞迪電池業(yè)務部門,雙方或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
在提升電池技術上,近日,比亞迪副總經理趙長江透露:比亞迪將于明年推出超級電池,這款電池體積更小,能量密度提升50%,續(xù)航里程可達到600公里,壽命長達120公里,而且比進口電池安全等級高20倍;一般電池在180度高溫動力就會衰減,而超級電池的抗衰減溫度達到了800度。
除了LG化學和比亞迪,日本的東芝和日立也對旗下的動力電池業(yè)務進行了重新整合:
2019年初,日立官方宣布重組車載鋰離子電池業(yè)務:日立將聯合日本產業(yè)革新機構(INCJ)以及麥克賽爾(Maxell)公司共同研發(fā)車載鋰離子電池,INCJ和Maxell將共同出資約合人民幣12.8億元收購日立車輛能源公司的股份,同時,日立另一家全資子公司——日立汽車系統(tǒng)公司將其部分蓄電池管理系統(tǒng)業(yè)務給予日立車輛能源公司,折合13億日元,以此換取部分股份。
而東芝則將原本屬于東芝基礎設施系統(tǒng)與解決方案公司(TISS)的SCiB可充電電池業(yè)務分拆直接轉移到東芝,成為東芝內部的獨立業(yè)務部門。從而推動SCiB可充電電池業(yè)務快速增長,方便其擴充產能。
原標題:繼比亞迪之后,LG化學亦將獨立電池事業(y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