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短板,四川已重新編制電源電網規(guī)劃,謀劃了超過7600億元的電源電網項目,加快構建全省更加安全可靠的電力系統(tǒng)。
記者近日獲悉,我國西南地區(qū)首個特高壓交流工程——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甘孜-天府南-成都東、天府南-銅梁1000千伏交流工程)目前正加緊推進,將于2月9日開啟節(jié)后全面復工。作為構建西南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的起步工程,其連接四川、重慶電源和負荷中心,計劃2025年夏季高峰前投運。
值得注意的是,該工程也是繼2022年夏季川渝地區(qū)經歷限電考驗后,四川提前實施的電源電網重點項目,對保障區(qū)域能源安全意義重大。“我們的目標是變壞事為好事,確保未來幾十年四川不再有這樣的缺電之痛。” 四川省省長黃強日前在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表示,針對短板,四川已重新編制電源電網規(guī)劃,謀劃了超過7600億元的電源電網項目,加快構建全省更加安全可靠的電力系統(tǒng)。
電力系統(tǒng)短板暴露
欲從根本上解決用電之困,先要抓住核心痛點。客觀來看,2022年夏季最高氣溫、最少來水及最大用電負荷共同導致電力供應形勢嚴峻,背后實則暴露出四川電力系統(tǒng)存在的短板弱項。
“當時,四川天然來水日發(fā)電量由同期約9億千瓦時降至4.5億千瓦時,發(fā)電能力近乎腰斬,全省供電支撐能力大幅下降。即便如此,四川仍需向外輸送水電。作為‘西電東送’工程重要輸出端,四川的大型水電站均由國家統(tǒng)籌安排開發(fā)和消納,并非四川優(yōu)先消納、多余電量外送。”重慶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勝認為,危機拉響了四川能源供給單一且應急儲備不足的警報。
王勝舉例,四川6000萬千瓦及以上水電設備容量占全省發(fā)電設備容量的77.8%,火電設備容量僅占約15%。裝機結構比例失衡,造成發(fā)電結構受水電影響較大。“水電減、火電湊。比如8月13日四川連夜從外省屯煤215萬噸,幾乎是往年同期的2倍,但電荒儲煤又導致電煤及運輸費用大漲,與基準電價倒掛。”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董事長譚洪恩注意到了局部供應缺口。“近年來,城市中心區(qū)域負荷增速遠高于電網建設速度,在供電高峰時期局部設備重過載、供應硬缺口等問題較為突出。去年度夏期間,全省110千伏及以上主變重過載776臺,配變重過載共計15485臺,10千伏重過載線路1980條;成都、天府、眉山等六個地區(qū)電網,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部硬缺口,其中大成都電網平均缺口約270萬千瓦,眉山、遂寧、內江、瀘州等合計75萬千瓦。”
另據(jù)了解,四川本地電網還存在互聯(lián)互濟能力不足。比如,金沙江、雅礱江水電基地遠離負荷中心,向省內負荷中心送電需通過攀西斷面,而后者輸電能力僅為850萬千瓦,即便滿負荷運轉,也無法將下網電量全部送達。
加快建設重點電力工程
為填補缺口,四川將多個重點電力項目提上日程。黃強介紹,除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外,四川還開建了雅礱江兩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項目、世界最大水光互補項目柯拉光伏電站,抓緊推進全國最大的“水資源配置+抽水蓄能+新能源開發(fā)”三結合等項目。根據(jù)工作安排,四川將加快《四川省電源電網發(fā)展規(guī)劃(2022-2025年)》落地,用好電力建設利益補償和激勵政策,大力推進水風光重大能源項目建設,比例化統(tǒng)籌配置新型儲能,力爭今年電力裝機規(guī)模達到1.3億千瓦。
譚洪恩透露,下一步將加速推動金上-湖北特高壓直流和阿壩-成都東特高壓工程,實現(xiàn)四川電網提檔升級。“‘十四五’期間,全省電網發(fā)展規(guī)劃投資預計將達1800億元,建設500千伏及以上電網工程87項,構建三送端(阿壩、甘孜、攀西)三受端(川北、成都、川南)特高壓交流通省內、八直十交聯(lián)省外的電網格局,建設成都負荷中心和川南片區(qū)兩個立體雙環(huán)網,滿足我省未來約2.5億千瓦清潔能源送出消納、1.4億千瓦用電需求,并將大水電留川、省外來電能力分別提升770萬千瓦、2400萬千瓦。簡而言之,就是要構建一條上得去、送得出、進得來、接得住、下得了、用得上的堅強電網。”
有四川當?shù)厝耸恳哺嬖V記者,綜合研判顯示,2025年四川最大用電負荷或超8900萬千瓦,較2020年增長10.5%;全社會用電量預計為4870億千瓦時,年均增速達到10.4%。“為此,全省需建成具備較強抗風險能力的電力系統(tǒng)。水電、火電、風電及光伏發(fā)電占比,規(guī)劃從目前77.8%、15.9%、4.6%和1.7%,調整為2025年的64.1%、16.6%、6.0%和13.3%,進一步增強電源多能互補、水火互濟能力。”
布局儲能或解短時困難
項目建設尚需周期,在其投運之前,四川如何避免再陷入短時困境?
“事實上,不能苛求電力系統(tǒng)可以扛住幾十年一遇的天災,如果扛得住,說明很多設備幾十年才用上一次,這是非常昂貴的,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做到。我們應該做到的是,即便在缺電情況下也可以保住民生供電。”電力行業(yè)專家陳愚直言。
譚洪恩也表示,這兩年電力保供仍面臨嚴峻形式。一方面,新能源裝機持續(xù)快速增加,必將帶來更多調節(jié)需求。另一方面,四川用電負荷峰谷差逐年增加,2022年已占最大用電負荷的28%,真正具有主動調節(jié)能力的用電負荷占比卻不足1%,較中東部省份5%的比重有較大差距,主動調節(jié)能力明顯不足。
譚洪恩提出,當前應加快推進各類儲能設施建設,為電網提供應對極端氣候、中長期電力缺額的跨季儲能能力。“新型儲能具有響應快、配置靈活、建設周期短等優(yōu)勢,可在源網荷三側廣泛快速應用。其中,電源側配置新型儲能將增強新能源出力的確定性,提升新能源消納利用水平及頂峰兜底能力,電網側關鍵節(jié)點配置新型儲能可以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用電負荷側配置新型儲能則發(fā)揮削峰填谷等綜合作用。”
“電力系統(tǒng)需要年度、季度、月度、日、旋轉備用等多維度的調節(jié),而目前的儲能調節(jié)能力也就幾個小時,只是小時級、不完全日調節(jié)備用,因此還需配套長周期儲能技術。”陳愚強調。
王勝提醒,安全可控不止是能源供給,還有能源設施、應急防范等方面。“基礎設施上,加強新材料、新技術成熟運用,包括布局規(guī)劃、智慧管理、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及風險隱患治理等。網絡設施上,能源安全防護體系更完善,網絡安全監(jiān)測防范技術成熟。智慧技術成熟運用于隱患排查治理中,自然災害、極端天氣預測和防護能力顯著提升,能源應急防護體系逐步成熟。”
原標題:四川力破缺電之困 布局儲能或解短時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