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陳琳 劉美君)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舉行第一場集體采訪,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常委、自治區(qū)常務副主席黃志強介紹,新能源成為內蒙古新的增長點。“內蒙古發(fā)展新能源可謂是得天獨厚。打個形象的比方,我們叫‘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常委、自治區(qū)常務副主席黃志強介紹內蒙古有關情況。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他介紹,所謂“頭頂有風光”,即內蒙古擁有全國57%的風能資源、超過21%的太陽能資源,資源豐富;所謂“腳下有煤炭”,就是新能源都挺好,但是也有缺點,它具有間歇性和波動性,需要調峰。目前火電還是最好的調峰工具。內蒙古大量的煤炭資源加上龐大的火電機組,就為下一步新能源的大規(guī)模并網接入提供了基礎和前提。所謂“手中有電網”,即內蒙古擁有相對獨立的蒙西電網,電網的存在為新能源的接入、為探索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了先行先試的機會。同時,內蒙古還離負荷中心——京津冀、長三角比較近,成本優(yōu)勢明顯,內蒙古新能源發(fā)展優(yōu)勢非常獨特。
去年,內蒙古明確了“兩超過”“兩率先”的目標,其中,“兩超過”就是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要達到1.35億千瓦以上,新能源的裝機要超過火電的裝機;到2030年,新能源的發(fā)電量要超過火電的發(fā)電量。“兩率先”,即在全國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在全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他特別提到,為避免傳統的發(fā)電賣電模式,內蒙古還重點規(guī)劃了風光制氫、源網荷儲、零碳產業(yè)園區(qū)、自備電廠綠電替代等六種應用場景,通過場景的引入讓新能源發(fā)電和負荷側自求平衡,以此來最大程度消納新能源。
原標題:新能源成為內蒙古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