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源于3月24日財政部網站發(fā)布《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表》,其中2022年本級支出7183億元,較2021年增加4048億元。
2022年與 2021年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對比
(億元)
來源:申萬宏源
申萬宏源研究測算,僅靠可再生能源電費附加收入,到2022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歷史欠賬將達到3800多億元,與上述“其他”新增支出3600億元數字整體吻合。
但是新增支出3600億元無法解決所有的歷史欠補,同時未來幾年依然會存在補貼缺口。
「能見」獲悉,為從根本上解決可再生能源發(fā)展補貼的問題,相關部門給的一個方案是,將由國家財政一次性支出3500億元,這部分就是上述新增的2022年財政預算資金,同時由電網企業(yè)舉債1500億元,合計5000億元,專門用于解決可再生能源歷史欠補和未來幾年補貼缺口問題。
但是目前尚不知曉電網企業(yè)是否已同意舉債,因為舉債將增加企業(yè)的負債率。負債率是國資委對央企的重要財務考核指標。
兩年前,市場曾一度傳出有關部門考慮由電網企業(yè)舉債解決可再生能源補貼問題,但是并未成行。
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主要來源于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規(guī)定并設立的“可再生能源發(fā)展基金”。
《可再生能源法》實施以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歷經五次調整,2006年最初征收標準為0.001元/千瓦時,伴隨可再生能源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2008年上調至0.002元,2009年上調至0.004元,2011年上調至0.008元,2013年上調至0.015元,2016年上調至0.019元并延續(xù)至今。
2015年之前,我國可再生能源基金可基本實現(xiàn)收支平衡。2016年后,伴隨新能源爆發(fā)式增長,可再生能源基金缺口快速擴大。到2016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超700億元。
2016年專家曾建議提出,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上調至3分錢,即可滿足全部補貼需求,但未獲通過。這使得“十三五”以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額遠低于實際需求,導致補貼缺口持續(xù)加大。
到2019年底補貼缺口累計超過2600億元,2020年底缺口突破3000億元。
如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為892.29億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為923.56億元。
同時,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也未能足額征收,2015-2019年征收率不到85%,每年約有200億元應收未收資金。
補貼的拖欠,導致很多可再生能源企業(yè)陷入現(xiàn)金流枯竭的危險境地,特別是民營企業(yè)處境更加艱難,部分風電、光伏發(fā)電項目因沒有足夠的現(xiàn)金流償還貸款,出現(xiàn)了違約現(xiàn)象。一些金融機構因此收緊風電、光伏行業(yè)的信貸規(guī)模,進一步加劇了可再生能源行業(yè)的系統(tǒng)性風險。
與此同時,2020年9月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后,客觀上要求必須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力度,但是補貼的拖欠制約了行業(yè)的再投入。
從各家上市公司年報財務數據看,截至2020年末,新能源運營公司普遍存在大量國補拖欠,龍源電力等公司的欠補規(guī)模高達約200億元。
新能源運營商補貼拖欠情況及對應彈性
(億元人民幣)
來源:申萬宏源
中信證券認為,若按照償還歷史補貼資金3600億元測算,預計可增加整個新能源行業(yè)的投資能力約12000億元,能夠覆蓋國內新能源電站建設未來2年的資本支出規(guī)模。
因此,補貼問題如能順利解決將提升新能源開發(fā)商的再投資能力。
原標題:合計5000億!“國家財政支出+電網企業(yè)舉債”合力解決可再生能源補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