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不是一個可以通過簡單考慮傳統(tǒng)供需因素就可以回答的問題,行業(yè)此前就是這樣做的;需要一套不同的條件來理解未來的組件定價,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是在過去12-18個月內出現(xiàn)的。
本文討論了當今推動光伏組件定價的因素以及至少在未來18個月內,沒有人應該期望組件價格出現(xiàn)實質意義上的下降的原因;實際上,為進一步上漲做準備將是謹慎的前行方式。
什么出現(xiàn)了變化?
也許需要了解的最重要的問題是,為什么今天整個行業(yè)的情況有所不同,這對組件價格有什么影響。最后,對于全球開發(fā)商和EPC公司而言,表明組件定價和供應難題出現(xiàn)重大變化的指標是什么。
2020年,光伏行業(yè)在組件供應方面陷入了困境。作為組件買家的電站下游渠道商、開發(fā)投資商們以某種方式說服自己,光伏組件已經實現(xiàn)了商品化,至少在所有c-Si產品中,產品定價每年都會毫無疑問的下降5-10%,并且在需要時,總是會有短期產品供應。
可以理解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套簡化假設。2019/2020年,每個人都在提供72片p型單晶PERC雙面組件。組件價格遵循了可預測的下行趨勢,許多人天真地認為,這是由規(guī)模經濟和行業(yè)依賴的某種“學習曲線”所驅動的。而在此之前,需求主要是由一小部分國家的激勵措施驅動的。
因此,在電子表格中,投資回報率是基于一個給定時間的組件價格(當現(xiàn)場施工需要交付貨物時)計算的。2021年,當下游行業(yè)電站業(yè)主、投資商清楚的認識到,組件不僅不會在需要時下降到預期水平,而且甚至不能保證在這個時段獲得供應時,就會出現(xiàn)很大程度的混亂。
因此,首先要問的問題是:出現(xiàn)了什么變化?
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不是一起單一事件,而是從2019/2020年開始的一連串事件。這些事件在2021年和2022年間趨于復雜化。筆者現(xiàn)在試著做個解釋。
這一行業(yè)即將發(fā)生變化的第一個跡象始于2019年,這是無補貼概念成真的一年。在此之前,無補貼一直是一個愿望,每個人都知道這會發(fā)生,但從未真正確定它何時會發(fā)生。而在2019年之前,這并不重要,因為就地區(qū)和國家而言,組件供應商有充足的選擇。
最終,這種新模式將成為行業(yè)從需求限制轉向產能主導的主要驅動力, 2020年和2021年初,這種新模式繼續(xù)發(fā)展。
在此期間,組件價格仍在下跌。在國家層面的整體能源結構中,太陽能發(fā)電裝機和規(guī)劃只增不減。
2021年下半年,開始真正出現(xiàn)變化。與其說是在特定行業(yè)層面或從個別政府目標的角度,倒不如說是在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大會之前,全球企業(yè)重新制定了長期計劃。
近年來,太陽能行業(yè)總會在COP大會召開之前振奮起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主要是由全球組件供應商推動的。他們推動著這項技術,并力圖在每次會議之后、政府改變可再生能源的目標之前,讓太陽能出現(xiàn)在更多地圖上。
但此次COP26大會有所不同。這并不是因為會議發(fā)言,也不是因為主要國家在會后達成的新目標,而是因為企業(yè)界以這次會議為契機,通過承諾實現(xiàn)2050年凈零目標來重新定位自己。世界各地的企業(yè)、公用事業(yè)公司和獨立發(fā)電商從未羞于談論可再生能源。但是,除了宜家和亞馬遜之外,事后看來,幾乎所有其它公司都流于空談。
在COP26大會前后,一切都變了。幾乎在一夜之間,實現(xiàn)凈零不再是品牌驅動下的一種象征性姿態(tài),而成為了一條零阻力之路,如果不采取行動,它最終將會扼殺一個品牌或導致股價、市值下跌。COP26大會可以被視為一種催化劑;這一大會引發(fā)了多米諾骨牌效應,讓企業(yè)、公用事業(yè)公司和政府最終真正將可再生能源作為不可協(xié)商的凈零目標的一部分。
而在“可再生”領域,建在工廠屋頂或附近地面上的太陽能光伏發(fā)電可以實現(xiàn)快速開發(fā)、使用自籌資金并實現(xiàn)完全自持,仍然是最有吸引力的技術。
這樣做的結果是,太陽能“需求”在一夜之間發(fā)生了變化。市場觀察家不能再簡單的將20-30個國家的目標相加,這些大多來自政府或貿易機構,然后最終得出對未來行業(yè)“規(guī)模”的預期。變化之后的需求水平已經迅速上升到無法計算的程度,實際上,甚至不需要估計需求量,因為行業(yè)供方已經完全無法滿足對大量涌現(xiàn)的新太陽能的需求。
COP26大會是許多變化的催化劑
審視中國的多晶硅問題
這使得組件供應市場成為了賣方市場,也解釋了為什么在過去12個月里,組件價格一直在上漲,并且沒有出現(xiàn)下降跡象的原因。它提出了推動本文的基本問題:未來兩年組件價格將走向何處?
實際上,同時發(fā)生的有兩件事情。
首先是簡單的事情。拋開價值鏈上的利潤率不談,中國大型多晶硅制造商的毛利率為70%,中國大型組件供應商的毛利率為10-15%,只看組件的定價。今天,這是由上一節(jié)中討論的問題所驅動的:需求激增以及這是一個賣方市場的事實。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利潤率/利潤問題。當前,這一領域存在著不平衡現(xiàn)象,而這就是全部。多晶硅生產商提高了定價,因為他們可以這樣做。多晶硅供應是制造其他產品的門檻因素,而多晶硅制造是上游的起點。因此,就整體產量和組件供應量而言,這一小部分參與者控制著今天的這一行業(yè)。
你可以忘記其他階段的 "產能":硅錠、硅片、電池、組件。與多晶硅工廠相比,這里增加的產能只是小打小鬧,提升這些產品產能的時間只是建造一個新的多晶硅工廠所需時間的一小部分。
唯一令人驚訝的是,這種利潤率失衡的現(xiàn)象(在中國境內)的持續(xù)時間。筆者本以為,中國相關部門應已介入,讓頭部多晶硅制造商不要采取與中國公司主導全球光伏制造業(yè)的整體計劃不同步的行為。顯然,這并沒有發(fā)生,或者說被忽視了。
今天,這一說法仍在繼續(xù),主要來自于組件銷售人員與客戶的交談,組件價格高是因為多晶硅價格高。沒有人會因為這個說法而指責別人。這一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你甚至可以拿出一張多晶硅現(xiàn)貨價格隨時間變化的圖表來支持這一論點。
但是,得出多晶硅價格下降時,組件價格也會下降的簡單結論是很幼稚的,而且很可能是錯誤的。讓筆者再次試著解釋一下原因。
如果遵循中國大型生產商需要 "共同繁榮 "的邏輯,那么多晶硅價格下跌自然只會讓利潤在價值鏈(硅片、電池和組件銷售商)上的分布更加均勻,而不是價值鏈下游價格的下跌。因此,相對于價值鏈上的一個部分賺取70%利潤的情況,如果每個部分都賺取20%的利潤,那么多晶硅供應商在25-30%的水平上還會有上升空間。
這個假設(當然也是這樣的)完全認可對太陽能的需求發(fā)生了變化,這與筆者此的描述是一致的。如果這不是真的,上述論述就會立即站不住腳,整個行業(yè)又回到了從前的運作方式。從2022年年初開始,行業(yè)每年的新增裝機容量都會達到200GW。
但是,所有這些新的多晶硅公告是怎么回事?
在過去的12個月里,中國幾乎每周都會宣布2023-2025年的多晶硅新產能投資計劃。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在內蒙古建設的大規(guī)模新工廠。在電子表格中把它們相加。你需要想清楚的是,哪些是真的。
可悲的是,事實證明,目前的許多組件定價“預測”就是這么做的:把公告加起來。在過去的20年里,難道沒有人學到些什么嗎?是的,中國光伏公司可以以其他國家無法接近的速度和成本來擴大生產規(guī)模。但是,總會有大量炒作和跟風行為傳播到外界。
這構成了筆者對長期組件定價預測提出的另一部分 "問題",這些問題今天似乎在業(yè)內四處流傳。首先,如上所述,他們搞錯了 "需求"。他們把 "供應"也搞錯了。筆者認為,如果你是在供需失衡的基礎上預測定價,而在供需前景上又大錯特錯,那么后續(xù)定價預測就毫無意義。這聽起來有些刺耳,但它確實提醒人們,行業(yè)情況與幾年前已經不一樣了,需要用不同的方法預測。
今年將有新的多晶硅產能上線。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根據目前市場上頭部供應商的合同組件出貨量,這些產能將被一次性消耗掉。如果沒有充足的、一次性上線的新多晶硅產能,短期內可能出現(xiàn)組件層面上的供應過剩,短暫中斷現(xiàn)狀。
進入2023年和2024年,不可能會出現(xiàn)確切的情況。在任何給定的時間如季度,有多少新的多晶硅產能會上線?在任何一個季度,是否會有足夠充分的,可以讓短期供應水平出現(xiàn)短暫波動的新供貨?任何新增加的供應量是否會簡單地遵循2022年的情景,也就是在價值鏈中被即時消費掉,但仍遠遠不足以滿足全球對太陽能電池組件永不滿足的渴望?
說實話,沒有人會知道再過12個月會發(fā)生什么。在這些內蒙古的新計劃中,大多數還沒有以任何形式展開建設。
當然,還有一個風險因素,也就是所有這些新的多晶硅產能都在中國。在新 疆問題的背景下,在過去12個月里,需要對組件供應鏈進行審計。是的,所有新的多晶硅計劃都在新 疆之外,如前所述,大部分在內蒙古。
但是,如果內蒙古的制造業(yè)在未來某個時候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呢?從原材料的角度來看,這一切都增加了風險。事實上,在2030年之前,世界并不奢望在中國境外出現(xiàn)一些大型的多晶硅新工廠。
那么,全面降低價值鏈價格的唯一機會來自于最終向終端市場提供的強大的供應過剩,如果這些擬議的新多晶硅工廠確實在2023年在中國投產,而且數量很大的話,那么2024年人們可能會多一些樂觀的理由。至少在數周前,筆者還會抱有一絲希望,但是,過去幾周,世界發(fā)生了變化。我們都知道。就太陽能需求而言,現(xiàn)在需要重新考慮這個問題的影響。
能源安全——下一個重大的需求驅動力量
基于目前烏克蘭境內的沖突,現(xiàn)在就確切說出能源安全對全球能源行業(yè)的影響還為時過早。但是對于可再生能源尤其太陽能需求而言,影響已經開始顯現(xiàn)。在許多方面,就像凈零排放一樣,最終的驅動力雖已經存在多年,但卻從未真正得以實施——那就是能源安全。
為了找到一個類似的特定事件,我們必須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當時,歐佩克石油禁運導致石油短缺和價格波動,太陽能/可再生能源被推到了聚光燈下。當時,太陽能產業(yè)剛剛建立。
值得關注的是,那場危機是將英國石油公司和殼牌公司等能源公司帶入太陽能光伏領域的催化劑。而到了那一十年年末,最廣為人知的光伏產品是在白宮東翼頂部安裝的太陽能電池組件。
當時,卡特總統(tǒng)宣稱, "我們擺脫了對外國石油的嚴重依賴,太陽的力量將豐富人們的生活"。在今天看來,這句話幾乎就像是預言一樣。
多年來,對能源獨立和安全的需求一直沒有消失。但在2022年3月的當下,源于烏克蘭沖突期間的全球石油供應,我們來到了有史以來最關鍵的時刻。
如果說2021年是凈零排放從理想轉為必須的一年,那么2022年將是能源安全取得同樣轉變的一年。能源安全可能會給可再生能源帶來有史以來最大的推動力量,而太陽能將成為2030年新能源結構格局中的主要受益方之一。
需要實現(xiàn)能源獨立的是政府和國家,而不是全球公用事業(yè)公司或企業(yè),這些公司和企業(yè)正忙著實現(xiàn)它們的凈零目標。在接下來的12-18個月里,我們完全可以期待對可再生能源大范圍內的新承諾。這是因為,各國最終意識到,不能僅僅從理想的角度來談論這個問題,除了采取行動實現(xiàn)能源安全之外,沒有其他辦法。
我們不可能將這一因素納入對太陽能的需求:只能說它將需求推向了一個更高的水平,對于等待著組件價格因供應過剩而下跌的人來說,這毫無幫助。
回到組件定價問題
組件定價現(xiàn)在和將來都不會是一個普遍的共性問題。在任何時候,都會存在差異,這取決于與供需無關的一系列因素。
組件平均售價是針對特定領域的,比如住宅、小型屋頂、大型屋頂,直至幾百兆瓦的不同規(guī)模項目。從印度的低點到加州戶用屋頂的高點,它們也是針對具體國家的,既針對品牌,也針對技術。
今天,晶硅組件的平均售價,從DDP的角度看從20c(c/W)到40c不等,目前,全球大型企業(yè)的混合均價在26-27c/W左右。
人們可以想象,這種變化總是會存在的。有時,差異會尤其顯著,如果像印度這樣的國家一直使用技術落后的產品,或者臨時增加進口關稅的情況下。
因此,也許看待2022/2023年定價的最佳方式是在當前的水平上,假設由于季節(jié)性或短期變化會產生+/-10%的變化。一般而言,這是持平到中等程度的增長。至2023年年底和2024年,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的波動,但基本假設仍然是飆升的需求會迅速消耗新增產能。
2021年,在高平均售價的支持下,大全新能源的利潤率飆升
在大篇幅討論組件定價之后,對于現(xiàn)在擔心無法在項目前期投資中獲得足夠投資回報的人來說,還有一線希望。這并不全是組件定價的問題。這就是原因。
讓筆者回到本文的早期主題之一。太陽能組件并不是一種商品化的產品。事實上,太陽能組件的性能正在以行業(yè)內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fā)展。單晶硅片、雙面組件、n型、高溫下更出色的性能、減少衰減等等。
一段時間以來,組件供應商一直在推動以LCOE,而不是組件的$/W定價作為銷售的依據。在這方面,他們沒有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問題是,他們一直在向終端行業(yè)推崇這一觀點,而終端行業(y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固守著$/Wp-dc(單面功率驅動)的觀念。
也許現(xiàn)在確保供應是更好的選擇
也許對于專注于在未來幾年增加數千兆瓦新光伏裝機的開發(fā)商、EPC和投資者來說,最佳辦法是以今天的市場價鎖定2023年和2024年的供應。等待組件價格下降的跡象可能只會將他們置于供應隊列的底部,而2023/2024年很快就會變成2024/2025年。
對于那些在2020年或2021年初就確定價格的人來說,現(xiàn)在應該是一個相對自鳴得意的時刻。當然,假設你的組件供應商決定履行合同,而不是以不可抗力為由放棄安排供貨。
也許重點應該是如何根據2023-2025年的全球狀況優(yōu)化回報,把當前的組件定價作為一個既定事實,繼續(xù)前進。
每個人最終都會做出自己的決定。有些人會等待,而且,他們可能只會在正確的時間出現(xiàn)在正確的地點——也就是某個組件供應商有以折扣價短期出貨需求的時候。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不可能的奢侈待遇。
原標題:深度:審視中國多晶硅問題,未來兩年組件定價將走向何方?